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区三带喙库蚊的抗药性研究
孙养信,岳永杰,佘建军,孙亮,阮春来,安翠红,吕文
摘要1374)      PDF (372KB)(1086)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法调查蚊虫密度;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的24 h死亡率;采用半数致死量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的LC50。 结果 乙脑高发区养殖场所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为194.91只/人工小时;区分剂量法测定敌敌畏、溴氰菊酯对南郑、汉阴、汉滨、平利4个县(区)三带喙库蚊幼虫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1.84%~13.65%和10.86%~31.25%;半数致死量法测定同一种杀虫剂对不同地区三带喙库蚊的LC50相差1.27~8.00倍。 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陕西省乙脑高发区养殖场所的优势蚊种。除平利、南郑2个县三带喙库蚊对DDT敏感,汉滨、南郑2个县三带喙库蚊对氯氰菊酯敏感外,4个调查点的三带喙库蚊对所测试的其他杀虫剂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其中对敌敌畏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均达到高抗水平,对氯菊酯的抗药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化学防制中宜采取禁用、轮用和混用药物等措施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2009, 20 (4): 313-316.
7种杀虫气雾剂对淡色库蚊灭效的比较研究
岳永杰, 安翠红, 孙养信, 孙亮
摘要1165)      PDF (351KB)(966)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药剂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为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气雾剂的室内药效测定和模拟现场药效测定。结果 室内药效测试KT50在1.30~4.40 min,24 h死亡率在95.0%~100%;模拟现场药效测试1 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在93.0%~100%。7种杀虫气雾剂药效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彼此间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 0.05%胺菊酯·氯氰菊酯杀虫效果最佳,具有击倒快,死亡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2009, 20 (2): 135-137.
3种抗凝血灭鼠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比较
孙亮;范锁平;佘建军; 阮春来; 安翠红; 岳永杰
摘要1268)      PDF (1142KB)(859)   
目的 比较杀鼠迷、溴鼠灵和敌鼠钠盐3种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3种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定边县一养鸡场、西安市南郊2个疗养院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3种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 杀鼠迷、溴鼠灵、敌鼠钠盐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24和0.51,分别达到A级、B级和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91.34%、80.94%和88.39%,分别达到A级、B级和B级。结论 3种抗凝血灭鼠剂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但杀鼠迷毒饵灭鼠效果优于其他2种。
陕西省鼠疫疫区夜行鼠生态学调查
孙养信1;白江春2;范锁平1; 阮春来1; 岳永杰1
摘要1195)      PDF (442KB)(754)   
目的 掌握陕西省鼠疫疫区夜行鼠的生态学特征。方法 在不同生境内逐月捕获夜行鼠,并梳检鼠体蚤、解剖观察、细菌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捕获夜行鼠类8种192只,以黑线仓鼠为优势种;夜行鼠密度春夏季高于秋冬季;黑线仓鼠主要栖息于成年林地,子午沙鼠主要栖息于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采集夜行鼠鼠体蚤188匹,隶属于4科8属8种,以二齿新蚤和同型客蚤为优势种;夜行鼠繁殖高峰在夏季;主要夜行鼠能自然感染鼠疫。结论 陕西省鼠疫疫区夜行鼠生态学指征有别于邻省(自治区),开展连续系统的夜行鼠密度及血清学监测对有效预防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小蠊成、幼虫自动分离器的研制
岳永杰;孙养信;阮春来
摘要1159)      PDF (203KB)(876)   
目的 将成虫和幼虫在自然状态下自动分离。方法 将附着于锯齿形纸片上的德国小蠊成、幼虫连同纸片一起放入分离器一侧的缸中,另一侧缸中放入食物和水进行引诱。结果 第4天蜚蠊的成、幼虫分离率在50%以上,第6天可达90%以上。结论 自然状态下,该分离器依靠食物和水的引诱作用,能够将德国小蠊成、幼虫自动分离,所获幼虫龄期基本一致。
实验室低温繁殖的淡色库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试
岳永杰1;郭兰2
摘要393)      PDF (62KB)(645)